按傳統要求配製的幾種泥料分別是:紫泥、紅泥、段泥、墨綠泥和黑泥等等,亦即所謂的五色土。
最早、最正宗的這些礦藏都是來源於本山(丁山本地的黃龍山)底下的夾層中間,以多夾層塊狀形式存在。。蘊藏在黃龍山底下的紫砂泥礦藏較深,開採時多半需要打坑道建深井,然後一層一層往下挖。
例如四號井的開採情況是從上往下依次為假土(雜亂的廢料)→夾泥(紫褐色較硬較雜的礦塊)→紫泥(較純凈紫紅色,規定用來配紫砂泥的部分)→綠泥(即所謂的本山綠泥)或烏泥(質地最硬的烏黑色泥塊),但有些地段的分層並不太清晰太有秩序,這就導致各個時期的泥質會有些不同。這些泥在採挖時,全部是用鐵軌小車用電機拉出井口進行選揀分堆,各種塊泥的顏色、質地和性狀并不完全一樣,去向和用途也各不一致。
五色土是紫砂泥的一個統稱,就紫色泥來說就有好幾個品種,需要根據其粘性、純度、硬度、成色等加以區分。
由於各種紫砂泥之間都可以隨意混合而變為另一種色調的成料。因此,紫砂泥顏色的品種,實際遠不止五種。作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創意,選用二種或二種以上的原料進行混煉,配製出意想需要的泥色。但不管如何調配,總只能局限在“五色”的範圍以內。至於有些“聰明人”把本來不屬於紫砂的許多雜泥,拿來依賴化工色素調出的這樣那樣的泥,實際已經不屬於傳統概念之中的紫砂泥。
幾種泥料拎出來單獨講一下
底槽清
有一種說法原礦紫泥分:頭槽清、二槽清與底槽青。清水泥和底槽青屬於同一層面的紫泥,顧名思義,底槽青就是這個層面最底層的泥料,相對來說量少質佳。
據說在十五年前來看底槽清並不是最好的紫泥,比起更優質的嫩紫泥來,底槽清的性質卻要硬一些雜一些,遠沒有那麼純凈。以前好的紫泥是需要嫩紫泥和底槽清這類的礦料相拼配而成,這樣的泥料無論從粘性、級比、塑性和質感層次等方面來看都更加優越。隨著市場需求量的不斷擴大,也就越來越無法講究,更何況那種很好的嫩紫泥現在已經見不到了。這樣一來,底槽清也就成了最好的品種之一。
清水泥
清水砂就是清水泥,該泥為純種紫泥礦,宜興丁山陶者稱之為“普泥”,是比較常見的泥料;清水泥看起來古樸,經長期使用後老味濃厚,是作與賞二者最推崇的泥料。
段泥(緞泥、團泥)
在我們看到的古舊紫砂壺中,有色澤深淺不一的好多種米黃色段泥,顏色有偏黃一點的,有偏紅一點的,有偏青一點的,也有偏灰一點的,所蘊含的顆粒也有好幾種目數。
事實上,近代正統的段泥是由黃龍山綠泥摻入少量紫泥而配成的,比較標準的配比是85:15,改變它們的配比就能導致其最終色澤效果的改變。有資料上說丁蜀鎮有個“團山礦”,那里開採出來的泥就是段泥。然而,自從我開始研究紫砂泥以來,卻並沒有見到過那個“團山”,也沒有“團山礦”,我想,那個“團山礦”也許可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吧。
由於本山礦藏的泥土是相互間夾存在,所以開挖出來常常有些夾雜。早期的段泥也是因出礦就已經有綠泥和紫泥相混,比例也沒有嚴格標準,導致其色澤必然無法一致。再則,綠泥和紫泥一樣,有也顏色深淺和質地軟硬之分。因此,現代的段泥是屬於調配泥,不是由某礦開出來的單一品種泥料。根據綠泥破碎的方法,過篩目數的大小,就決定了其含砂的數量和顆粒級比。
由於段泥的含鐵量低而含鈦量相對高些,因此段泥的燒結溫度比其他幾種紫砂泥要高,老一點的礦料所配成的段泥甚至要經1200℃的溫度才能燒透。
紅泥系泥料中的朱泥
朱泥是屬於紫砂紅泥中的一種泥,朱泥是紅泥中之精品、因主要成份為紅泥(含鐵量極高)、又產在嫩泥礦之下層、又稱“未觸風日之石骨”,石骨的意思就是未完全風化的土塊,質堅如頑石,但遇水則自行潰散。
朱泥是屬於紫砂紅泥中的一種,但是與紅泥又有本質的區別。
1.兩者的原礦不一樣:紅泥是“五色土”裡面普通的泥料,而純朱泥的原礦是石黃石。
2.兩者的收縮比不一樣:紅泥的收縮比是14%左右,而純朱泥的收縮比是30%左右。
3.兩者的窯溫不一樣:紅泥的窯溫是1100度,而純朱泥的窯溫是1080度。
4.兩者的色澤、質感不一樣:紅泥:呈光潔明亮紅中略帶一點橙色,而純朱泥:朱紅略泛桔光,溫潤透明質感很好。
5.兩者的成型工藝不一樣:紅泥:成型工藝較易,大小壺型都可以做,而純朱泥:成型工藝很困難,大的壺型很難做,小的壺型做出來可愛生動。
老泥和新泥誤區
老泥、新泥是廣大壺友都存在一個誤區。其實,紫砂的形成到今天都是經過了千萬年甚至上億年的時間了,都可以說是老泥。至於泥料的風化期、陳腐期倒有長短之分。紫砂都是經過幾億年的時候形成的,所謂的新泥、老泥只是在陳腐期上區別而已。泥料的陳腐期某種程度上來說是越久越好,但在制壺前需重新回煉一下。陳腐期久的泥料相對於陳腐期短的泥料要“純”,可塑性要高一點。感覺沒有那麼“暴”。制好的壺一個無水色,較難看。一個有水色,較好看。
——————————————————–
查看往期文章,咨詢紫砂壺養護知識,可以添加謹言為微信好友(長按一秒復制):6513642
如何訂閱
1.回文章頂部,點擊標題下方 紫砂百科 即可關注(推薦)。
2.搜索公眾號:【紫砂百科】點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