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址简介
建阳水吉窑址位于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南面约7.5公里处,地属后井村和池中村。窑址所在地三面环丘陵,西面有河流注入南浦溪。已发现的地点有芦花坪、大路后门、营长墘(社长埂)、源头坑、牛皮仑、庵尾山等,总面积约10.4万平方米,是宋代黑釉瓷器主要产地。产品以碗居多,俗称“建盏”,以兔毫纹黑袖(“兔毫盏”)独具特色,驰名中外。
历史沿革
民国24年(1935年),美国人普拉姆玛(JamesMarshallPlumer)曾到此地调查并带走大批瓷器标本。1954年,华东文物工作队福建工作组对水吉窑进行考古调查。
1960年10月,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对水吉窑的芦花坪进行首次发掘,发掘面积约90平方米,出土瓷器等标本千余件。
1977年5~7月,福建省博物馆和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联合对芦花坪进行第二次发掘,发掘面积208平方米,揭露窑炉遗迹1座。窑基为砖构、半地下斜坡式龙窑,残长56.10米、宽1.8~2.0米,窑底坡度12~18度,窑室底部排列的匣钵粘有黑釉碗,应是烧建盏的窑炉。发掘简报推断其年代为北宋中、晚期。此次发掘出土的黑釉器有敞口碗、敛口碗、高足杯等,有的釉面有兔毫斑纹,碗底刻划姓氏及数字。匣钵与垫饼上有的有文字与数字,还有的垫饼印有反文“供御”、“进琖”。此外,还出土一批青黄釉器,有花口碗、灯盏等,推测其年代为晚唐、五代。
1989年5月至1992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福建省博物馆联合组成建窑考古队,先后4次对建窑遗址进行全面调查和重点发掘,揭露10座窑炉遗迹,皆为斜坡式龙窑,其分布为:大路后门4座(Y1、Y3、Y4、Y9)、营长墘2座(Y6、Y7)、源头坑1座(Y2)和庵尾山3座(Y5、Y8、Y10)。其中Y5、Y10是烧青瓷(晚唐、五代时期),Y6是烧青白瓷的(南宋末至元初),其余皆烧黑釉碗。大路后门的Y1斜长123米、宽0.95~2.2米,窑底坡度为10~21度不等,平均坡度15度;Y3的斜长为135.6米、宽1~2.35米,前、后段坡度10度,中段被Y1叠压、打破,是目前已知全国最长的龙窑。Y1、Y3出土有束口、撇口、敛口和盅式等各类碗以及钵、灯盏等黑釉器,纹饰除兔毫外,还有如羽斑状、手指印、瓜皮纹等黄褐色彩斑。还有匣钵、垫饼、垫柱、火眼等窑具,有的匣钵及盖上刻有姓氏和数字,垫饼上有反文的“供御”、“进琖”字样。
此外还出土了挡箍、轴顶碗、拨手、瓷刀等工具。发掘者推断Y1的年代为北宋晚期至南宋初期。营长墘的Y6斜长41.9米、宽1.33~2.6米,窑底坡度7~12度。Y6叠压、打破烧黑釉碗的Y7,出土的瓷器皆为青白瓷,器形有碗、盘、碟、洗、炉、罐、壶、钵等,多为芒口器。纹饰有刻划的云气、篦点、莲瓣、菊瓣和模印的莲、菊、葵、飞凤、水禽、婴戏、连珠、勾连云雷纹等。窑具有垫钵、复烧组合支圈、支座等。其年代约为南宋晚期至元初。庵尾山Y5为土坯砖砌筑,斜长74.6米、宽1~3.3米,窑底坡度10~15度,平均13度,窑炉平面略呈“S”形,出土器物皆为青釉和酱褐釉的罐类,窑具为垫柱。年代为晚唐时期。Y10为土坯砌筑,窑壁有三层;斜长96.5米、宽1.1~2.0米,坡度为21~11度,前陡后缓,平均坡度17度。Y10出土有青釉和酱褐釉的碗、盘、碟、盆、罐、盘口壶、壶、执壶、水注、香薰、枕、碾槽等,多素面,器物装饰有花口、弦纹、附加堆纹以及釉下褐彩等。推断年代为晚唐至五代。Y8叠压、打破Y10,亦为土坯砌筑,斜长39.7米、宽1.1~1.5米,窑底坡度21~19度,窑底排放匣钵,残存皆为黑釉碗,但与芦花坪、大路后门等地出土的黑釉碗有明显区别。推断其年代为五代至北宋初。通过历次考古调查与发掘,初步揭示建窑从晚唐、五代直至宋末,元初的发展进程和演变的脉络,丰富了建窑的历史文化内涵。
1985年建窑遗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清风雅堂-建盏小品烧制中…(水吉窑是古窑遗址现已停烧建盏,作为国家保护单位仅供参观。古建盏工艺与现代建盏恢复工艺肯定不同,我们是还原、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传承和创新,不可能复制。)
欢迎您关注清风雅堂微信公众账号。
喜欢的朋友可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微信公众账号:清风雅堂
微信账号:qingfengyat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