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朋友在問我同樣或類似的問題,問題關聯到窯燒的溫度,泥料的透氣性,紫砂壺入窯二次燒等。今天借助這個帖子,我認真的寫一篇文,希望能對諸友們提供一些幫助。
我們先從紫砂歷史的本質上來看,“紫砂器一次燒低溫後出窯,整口後入窯二次燒,以達到口蓋緊密的實用效果”的做法,應該是在文革之後才出現的。這種做法,在業內已經被普遍採用,所有的新紫砂壺,幾乎無一例外都使用此做法。在丁山一次燒到高溫不整口的只有仿老壺和個別朱泥壺作坊。原因:老壺和傳統意義的朱泥小品都是一次燒成的。
就在這個時候,紫砂業內也有人指出二次、三次燒成的紫砂器,會呈現玻化狀態,透氣性降低,影響品茶口感。據說已經有同好這個問題做了實驗,得出的結論確實如此。為正視聽,喬提出一些不同的觀點,在這裡與同好們認真論述一下:
1.做試驗的朋友,究竟有沒有做過真正的比對?也就是把兩把器形一樣,容量一樣、厚薄一致、泥料相同、同一工手做的兩把壺,其中一把一次燒到臨界點值,而另外一把則先燒一次低溫,出窯後整口再燒到臨界點值。朋友真的按照這種標準親自做過實驗嗎?
2.做試驗的這些朋友對茶的了解、理解究竟有多深?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拋開紫砂壺,你用蓋碗沖泡觀音,您能輕易分辨出正炒、空調茶?是否真正的鐵觀音或調配了其他茶材嗎?沖泡普洱,您能大致分辨出茶區所在?是否調配茶品?是滾筒殺青還是手炒?成品有沒有進過烘房乾燥嗎?
3.影響品茶的口感,究竟是紫砂壺泡茶引發問題,還是說沖泡的手法問題?沖泡的時間問題?或置茶量的問題?一次燒成和多次燒成,在口感上不同甚至差距究竟用什麼指標來定義呢?是回甘?生津?或苦澀?
以上諸多問題,這些朋友們都做過試驗了嗎?如果有,我希望能得到一些至少是相對準確的回答。但是,喬深信,做過這些試驗的朋友,可能根本就沒辦法回答出這些問題。我說句過份一點的話,做測試的這些人,可能很多壓根就不懂喝茶。
我們在很多的場合提到了紫砂壺如果沒有燒夠窯溫的話,泡茶會不好喝。這個觀點,個人表示十分認同。因為,這些都是存在科學依據的,我大致說一下理由:
紫砂壺如果燒結溫度不足,那燒成品的結晶度也就不足。紫砂又是透氣性的,泡茶的時候會容易漏香,或湯感不夠厚實,會覺得水薄或湯散。
一次燒成的紫砂壺難道就不可能燒成玻化?答案是否定的。我見到不少龍窯燒的老件,都燒到玻化狀態了,就是說,紫砂燒到一定的高溫,不管幾次燒,都能燒到玻化。就是類似於朱泥壺那般的結晶度。
很多人都明白一些道理:朱泥並不屬製紫砂範疇,氣孔是密閉式的,含鐵量又高,沖泡手法不當很容易悶死茶葉………..這些觀點,我個人表示非常的贊同。但大家又對朱泥壺了解多少呢?為什麼至今這麼多人喜歡朱泥壺?答案是很明確的:
1.朱泥壺因為含鐵量高,所以在沖泡的時候,開水讓壺體比紫砂壺更快的體溫。
2.因為朱泥是密閉的氣孔,在沖泡的時候更不容易漏香,反之是把香逼入水中,達到口感更充實的效果
3.不喜歡用朱泥壺泡茶,並不是朱泥壺不好,而是茶太差了。很簡單的道理,朱泥壺能把茶質發揮的更淋漓盡致,如果茶的品質太差,則朱泥壺會把這些不好的全部都逼入茶湯,你喝到的就是那個百分之百的茶的本質,要知道紫砂壺是發揮不到百分之百的茶性,瓷器蓋碗就更不行了。
4.邊境高海拔的地方,因為空氣稀薄氧氣不足,水都燒不到100度,那裡的普洱茶都是要煮了才能喝的。你在家裡用朱泥壺沖泡,開水倒進壺裡,已經不可能是一百度了,可能連邊境煮茶的溫度都達不到。既然這樣,埋怨朱泥壺泡茶苦澀,還不如認真研究一下你喝的都是一些什麼茶了。
當然,朱泥壺沖泡烏龍茶系,是要非常小心認真的,壺宜小不宜大,容量在130CC以內最適合。水大開,用所謂的沖茶式快進快出,切記,不是泡茶哦。觀音茶一旦悶泡,多數色轉枯黃,茶堿融入湯中,苦澀矣…….
如何辨別紫砂器是否窯燒到位是一個很難回復的詳細的問題。我只能在這裡說個大概:
1.壺外壁色暗啞,明顯感覺水色不夠
2.沖泡茶湯不聚香
3.用蓋子輕輕摩擦壺把和壺口,感覺聲音很暗,像是摩擦紙皮一樣,沒有燒結
4.手感乾澀,容易存污
但又有一些其他的狀況是需要說的,很多新紫砂器的泥料裡面,為了降低窯燒溫度,減少變形率,都要加入一些石黃作為添加劑,添加過石黃的泥料,摩擦聲音鏗鏘,水色和手感都好,但外觀質感會感覺玻化。這種成品的窯燒溫度並不高,而且很難很難辨別。要積累一定的經驗才能辨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