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何原理和紫砂壺:顧景舟的工匠精神

sep001

畫事君說
今天推送的文章,是談顧景舟怎麼教徒弟做紫砂壺。顧景舟是毋庸置疑的紫砂製壺大師。然而畫事君通篇看到的,卻都是動人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什麼?先講一個英國人的故事。

英國木匠哈裡森,之所以能夠在歷史上留名,是因為他解決了連牛頓都無法解決的問題:造出了在大航海時代航船能夠確定自身所在經度的航海鐘。

這個發明不但為人類的遠距離航海掃平了障礙,更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世界的格局。

哈裡森發明航海鐘的行為不是為了所謂人類航海事業,而是英國政府設立的兩萬英鎊獎金——這筆錢在當時的購買力相當於如今的一億元人民幣。但他在1730年造出了第一代航海鐘H1,並沒有就此罷休領錢完事。他共用了43年,將航海鐘進 行了四次升級,其中第三代航海鐘H3經過了十幾年的升級改造,而這些升級改造都是他自己主動提出來的。等他拿到獎金時,已經80歲了。

這就是工匠精神,不論怎樣,要對得起自己手裡出來的活兒。

“你跟人生開玩笑,它卻對你很認真”——與君共勉之。

文/徐風 本文轉自文匯筆會

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這是紫砂泰斗顧景舟一生中,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不會做工具,就不會做壺。”這是顧景舟向徒弟們灌輸的第一個理念。

顧景舟把自己的製壺工具拿出來,擺成長長的一列。如:搭子、復子、木拍子、木轉盤、鳑鲏刀、鐵尖刀、距車、墻車、竹拍子、泥扦子、勒子、篦子、線梗、明針、絲尺、挖嘴刀、木雞蛋、獨個、印槌、頂柱、水筆帚,等等。像冷兵器時代的戰具。那種精美、講究、適用的程度,完全可以當工藝品來欣賞,讓徒弟們看了咋舌不已。

sep002

顧景舟先生的工作臺。

記住,好壺是好工具做出來的。那麼,怎樣才算好工具?好工具又是什麼做出來的呢?

也就是說,做工具的工具,從哪裡來,用哪些材料,怎麼做?

他自己,有一把德國造的“什錦銼子”。小巧,靈便,鋒快,好用。只有在說起這把“什錦銼子”的時候,顧景舟繃緊的臉上,才會難得地露出一點明朗,他告訴徒弟們,這是他當年在上海的時候買的,非常好用。那把德國銼子,是專門用來作工具的工具。

做工具的工具怎麼選?顧景舟開始層層剝筍。不經意間,徒弟們被他牽引著,一步步走向問題深處。

慢慢地,徒弟們開始提心吊膽。顧輔導越來越嚴厲了。他第一遍教你的時候,態度是好的,講述也很清晰,但他只講一遍,你要專心,記牢要點。之后你做錯了,他走過來,劈頭一頓罵。

罵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從字面解,這句成語並無呵斥意思。但從顧景舟嘴裡迸發出來,字字如同棍子一樣。

關於工具,顧景舟說,每個人不必完全一樣。因為,各人的手勢、力氣、習慣不一樣。但有一點,必須一樣,那就是,得用。“得用”是一句宜興方言。內涵是豐富的。得,得手、順勁、應心;用,不僅要好用,還要耐用。

sep003

上圖:木拍。
中圖:顧先生自製的水筆。
下圖:顧景舟先生專製的尖刀小拍子。

做一把壺,要多少工具?顧景舟的一把掇只壺,用了二十多道工序,一百二十多件工具。這一百二十多件工具,只用來做掇只壺;如果,換做另一種壺,那工具就要重做。為什麼?因為,壺不同,製壺的工具也應不同。顧景舟要求徒弟們用十個抽屜來裝工具。這一點,與坊間的銅匠頗為相仿。銅匠的工具,是用擔子挑的。

徒弟們埋著頭學做工具的時候,顧景舟在工場裡來回轉悠。突然,他在一個徒弟背後停下了,那個徒弟不回頭就知道,是顧輔導,肯定自己又有什麼做錯了。一嚇,臉都白了。

一個月過去了,兩個月過去了。別的工藝班學員,學做壺學得熱火朝天。可是,這裡還在做工具呢。而且,顧輔導的要求,越來越高,脾氣也似乎見長。

終於,做工具這一課,結束了。徒弟們這時發現,自己手裡,不知不覺積累了一批得心應手的各類製壺工具,精美,得用。讓別的工藝班學員見到了,欽羨不已。

2、

接下來的一課,才是成型工藝。是從捶泥開始的。都以為,捶泥,充其量就是用木槌,花力氣,把紫砂泥塊反復捶打,而已。

徒弟沈遽華回憶道:

“顧輔導告訴我們,紫砂泥是有‘泥門’的。捶打前,泥沉睡著,需要我們用木槌把它捶醒,把‘泥門’打開。捶泥是一門很大的學問,捶好的泥,有張力,有呼吸,‘泥門’全開了,這時,泥的狀態最好,用來做壺也是最好的。”

將紫砂泥擬人化。這是顧景舟的一大發明。沉睡的紫砂泥,因了千萬次捶打,慢慢蘇醒,呼吸均勻;生命的張力,由此貫穿、擴張。壺若有命,先是泥命,若泥命不保,或泥命衰竭、僵死,那又何來壺命?

比如,一件壺坯有些發乾的時候,一般的藝人會用一個小噴水壺,將水霧噴在壺坯上。如果讓顧景舟看到了,他會立刻制止。說:如果你家孩子身體發熱發乾,你會用冷水澆在他身上嗎?

sep004

顧景舟早期作品 朱泥三足水平壺

他會告訴你,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把壺坯放進套缸裡,旁邊放一塊濕泥,利用濕泥散發的潮氣,以及套缸底部漫溢上來的水汽,慢慢緩解壺坯的乾燥。

這樣的壺坯,通體乾濕均勻,進窯燒成,不易開裂。泥,壺坯,都是生命。同樣,顧景舟認為,不得法的捶泥,是可以把泥捶死的。

泥怎麼捶,大家要看仔細了。顧景舟還是只教一遍。但見平時斯斯文文的他,一旦舉起那重重的木槌,先是舉重若輕,由慢轉快,紛如雨點,影劈落江。慢慢地,燈草千鈞,疾徐有致、水落石出。經過這一番捶打,再把紫砂泥抓在手裡,乾濕、硬爛恰到好處,真有一種放手便會游走的感覺。

徒弟王洪君愛打籃球,他力氣大,一頓能吃2斤生米煮的白飯,乾活是利索的,舉起那木槌,乒乒乓乓一頓捶打。

“停下!你在鋤地啊!“顧景舟沖著他吼道。“要用巧力。不能亂捶,捶泥時,要順著它,先從兩邊往當中捶,木槌下去,落點要均勻,不要用死力氣。”

沈遽華個子小,乾活卻不肯服輸,照樣舉著大木槌,將一百多斤的泥塊鋪開,依照顧輔導的要求,一記一記去捶,可是,捶了半天,還是不對勁,顧景舟過來一看,厲聲說,看看你倒蠻聰巧,‘倷泥’都被你捶死了!”很委屈。眼淚噗嚕嚕。但半點聲音也不敢有。沈遽華回憶道。

一團泥,整整捶了三天。胳膊酸痛得抬不起來,可顧景舟看了還是不滿意。再次示範。姿勢要正確,用韌勁而非蠻力,最終,把泥料裡的空氣排出去。然後,你們看看,捶好的熟泥活起來了,它的成色和生泥區別在哪裡?

用一把鳑鲏刀,將捶好的泥切開,拿起給大家看——活泥與死泥的區別在哪,如果用死泥做壺,燒成後,會出現怎樣的裂縫,養壺會多麼的困難。不管泥捶得怎麼樣,有一點,徒弟們是記牢了,如果壺有生命,首先是從泥開始的。泥能活,壺方有命。

sep005

顧景舟授徒。

捶泥課上完了,開始練習木搭子、木拍子功夫了。

3、

紫砂壺之三大絕招,在於全手工泥片圍接、打身筒成球體;用篾子、線梗等工具,使壺身規範;還有就是,覆滋泥在製壺過程中的運用。

顧氏一脈的傳人,永遠記得顧輔導對製壺秘籍的理解:製壺時,藝人的心性、氣質、手感、精神狀態,會毫無保留地融入壺中。即便是同一個藝人,同時製作的幾把同一款式的壺,也會因為此時與彼時手感的不一致性、心境、狀態的不一致性,而產生微妙的區別。

人的精神狀態,決定著壺的精神狀態。

顧景舟要求徒弟們,一旦坐到泥凳(工作臺)前,就要有想做壺的狀態。所謂狀態,首先要有氣勢,排除雜念,把自己置身於一個特定的氛圍裡。

他教徐漢棠做牛蓋洋桶壺,告訴他,壺體要正直而剛勁,這跟做人是一樣的,你要想著,做壺,就是在做自己的人品,要像洋桶壺那樣毫無遮蓋地正直,言行要像洋桶壺一樣規矩、講道理;說話,要像洋桶壺那樣出口成章、滴水不漏。

sep006

20世紀40年代 顧景舟 洋桶壺

洋桶壺是顧景舟在紫砂業內成名的代表作之一。當年年輕的顧景舟上茶館小坐,喝茶的人,甚至年長者都會起來打招呼。

顧景舟又說:會做壺,沒什麼了不起,關鍵要把氣勢做出來。

稍後跟顧景舟學徒的張紅華回憶道:

“看一個人的壺做得怎麼樣,顧輔導只要看他的坐姿,看他拎木搭子的手勢,聽他打泥條的聲音,泥凳上,工具是怎麼擺放的,就全知道了。他對工具擺放的位置,都有明確要求,看到有不合格的工具,譬如扎得不好的蘸水筆,削得粗糙的竹拍子,拿起來就往窗外扔去。”

民間工藝流程中的某些散漫隨意、茍且敷衍,到了顧景舟這裡,全部變得有來路、有出處,有量化、有規範。

什麼聲音決定什麼效果,什麼姿勢決定什麼狀態。徒弟沈遽華幹活時,無意間翹了一根蘭花指,他看到了,當即指出,要改掉這個習慣。徒弟張紅華偶爾留了一點長指甲,也逃不過顧景舟的視線,要求她,剪掉。徒弟李昌鴻的泥凳位置,在顧景舟的背後。聽他打身筒的聲音,顧景舟就知道,哪裡多打了幾下,哪裡少打了幾下。一會兒,那個不高卻威嚴的聲音,又響起來了:昌鴻啊,你又多打了幾下了!

後來的徒弟葛陶中回憶:“一分鐘打4塊泥片,一塊泥片打12下,多一下不行,少一下也不行。”

sep007

顧景舟在打泥片。

這些量化,都是顧景舟在長期的實踐中,得出的結論。每一下用多少力氣,也是有要求的。力量的均勻與手法的靈動,要結合得不著痕跡。起手落點,都有講究。泥片不能打僵,也不能打散,要含住泥性裡的一份活力。顧景舟稱之為“活泥”。他對徒弟們說,誰也不如我對泥料的感覺來得準。硬爛、乾濕、粗細,不到最恰當的時候,絕不下手!

做生活拿得起,並不稀奇;要拿得住。他又說。

4、

徒弟們最感榮耀的事情,莫過于能得到顧輔導做的工具。

一整套製壺工具,少則幾十件、多則上百件。絕大部分徒弟不敢存有那樣的幻想。只想著,關鍵性的工具,顧輔導能給做幾件,那真是寶貝,又好用又好看,本身就是工藝品。而且,最重要的是,得到顧輔導做的工具,也就得到了他的認可。最得意的弟子,不光能得到他親製的工具,還能得到他製壺的“尺寸”。

sep008

顧景舟 菱花線圓壺
以六瓣菱花為原型,將壺蓋、壺身、壺嘴、壺鋬用菱花的凹凸筋紋統合,各條筋紋緊密吻合,不差毫厘。攝影/黃怡嘉

製壺的“尺寸”,實際就是一種秘不宣人的“秘籍”。一把壺的各個部位,是否呼應、協調、和諧,都是由一個個最合理的“尺寸”構成的。尺寸,往簡單裡說,只是一組數字,線條、符號,往高深裡講,好比魔法,人人眼裡有,人人心中無。你看到一把非常好的成壺,覺得它的整體是那麼和諧,且有著迷人的手感。但是,它在製作狀態時,各個部位的具體尺寸,卻是無法知曉的。顧景舟在長期的製壺實踐中,對諸多壺品的製作,摸索出了一整套的“尺寸”。包括泥料的收縮率是多少,泥料乾濕度的掌控,以及壺體各部位的搭配,線條的走向、成型的角度,在他給出的“尺寸”裡,都有權威的詮釋。其準確性,一絲不茍,不容置疑,因為,“尺寸”裡的每一個數字、每一根線條、每一個角度,都經歷了無數次實踐,包括千度窯火的冶煉。

最後,濃縮在一張圖紙上。

sep009

顧景舟壺藝研究手稿

那時的製壺藝人,不用說畫圖紙,就是看懂圖紙,也很費勁。有些草根藝人的“尺寸”,帶有極大的隨心所欲的成分。你向他要尺寸,他掐根稻草,用手比劃一下,用牙齒一咬,成了,拿去吧。至於工具,有的藝人,連指甲也用來代替工具使用。

顧景舟的尺寸,全是用幾何三角原理製成的。簡潔、精準。

sep010

顧景舟 仿鼓壺

顧景舟製仿鼓壺,壺蓋即使倒置也不會傾斜。攝影/朱江龍

也在帶徒的老藝人朱可心,卻是另外一種風格。他性格溫和、耐心,待人和氣,輕易不批評人,多以鼓勵為主。你做了一把壺,拿去請他指教,他在指點你的同時,總是說:好佬,好佬。

顧景舟則相反。即便你做出了一把不錯的壺,但是,放到他眼前,依然可以幫你找出十條八條缺點。開竅的人,如醍醐灌頂;懵懂且脆弱的人,心理上一時會扛不住。於是徒弟們之間悄悄地流傳著一句順口溜:顧輔導從來不說好,朱輔導從來不說壞。

sep011

製作仿鼓壺中的顧景舟。

汪寅仙是朱可心的徒弟。但顧景舟待她,一樣視如弟子。她這樣回憶道:

“上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我與顧輔導家同住在毛家大院,我住在他家樓上,每天上下班,都要經過他家門口。雖然我不是他的入室弟子,但他對我很關心,有時叫我們幾個小姐妹到他家裡,給我們看民國前的老壺,教我們怎樣賞析。有時,還給我們講解怎樣用幾何三角原理製圖。由後我文化淺,當時只讀到小學畢業,他還給我講解古文。讓我懂得,做壺光靠技藝是不夠的,茶壺要有文氣,藝人首先要有文化修養。後來,我想仿製清代楊鳳年的名作‘風卷葵’,他很支持,不但給了我尺寸,還幫我配泥料,在關鍵性的技藝上指點我。這把壺做出後,很成功;被外交部定為鄧小平出訪的國禮。顧輔導還教我做過‘牛蓋蓮子壺’和‘供春壺’,至今,我手頭還珍藏著他幫我做的供春壺工具,那工具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工藝品。”

徐秀棠當時跟任淦庭學習陶刻。顧景舟要求他背唐詩和《古文觀止》。送他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木刻閣帖版本。他自己,有時會把一本古籍帶在身邊,高興起來,隨意翻到一頁,對身邊的徒弟說,你隨便讀一句,我可以一直背下去。徒弟接過書,想找一段比較艱深的內容,找了半天,乾脆讓他背最後一頁,顧景舟一口氣背誦完畢,說,別說最後一頁,就是版權頁上的內容,我也能記住。

然後,他留給徒弟們一句話:

“跟我的人,無文化者得我技,有文化者得我藝。”

sep012

顧景舟早期創作 雲紋三足鼎壺
雲紋三足鼎壺,戳印連續回紋。加如意形矮三足,裝飾圓肩線,線下貼雲頭如意紋,壺紐為寶珠式理如意筋紋,是顧景舟作品中較華美的一件。

sep013

1983年 顧景舟 鷓鴣提梁壺
底刻款:“癸亥春,為治老妻痼疾就醫滬上,寄寓淮海中學,百無聊中摶坐數壺,以寄命途坎坷也,景洲記,時年六十有九。”攝影/黃怡嘉

sep014

1989年 顧景舟 矮僧帽壺
矮僧帽壺調砂紫泥製成。六方形蓋,口蓋任意調動,均準縫。

sep015

顧景舟 玉璧蓋提梁壺
攝影/黃怡嘉

sep016

顧景舟 供春壺 私人收藏

sep017

乳鼎壺
20世紀80年代徐徐代作。蓋印:顧景舟
徐徐為工藝大師徐秀棠之女,1982年起師從顧景舟學習傳統紫砂工藝。

(本文圖片來自《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顧景舟》,作者:高振宇,江蘇美術出版社出版)

這是民國畫事第68次推送

民國畫事出品,轉載務必標明出處。

sep018

分類: 精選紫砂壺微信,標籤: , , 。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