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釉盞這麼多,如何鑑定建窯建盞?

建窯遺址

建盞是黑釉瓷器裡的典型代表。我國很早就開始燒黑釉瓷,最早可以追溯到東漢。黑釉瓷和青瓷的歷史一樣悠久,都以鐵作為著色劑。在已經發現的宋代窯址中,有三分之一以上都有黑瓷,其中產量特別大的是一種黑釉盞。這種情形在宋代以前是少見的。我們現在知道,這些黑釉盞都是為點茶而準備的。

建窯遺址

蔡襄在建陽當過茶官,他在《茶錄》里就說鬥茶用建陽的兔毫盞最好了,其他地方生產的茶盞,不是太薄就是太紫,都比不上建陽的。蔡襄也從側面說明了當時建陽以外的其他窯口也生產黑釉茶盞。

 

宋 磨口兔毫盞

建窯建盞在宋代名氣很大,而且像建盞這樣的黑釉盞在宋朝需求旺盛,這使得當時的其他窯口爭相仿製建盞以滿足市場需求。在建陽周邊地區,如閩北、福州、閩南等地區形成了大規模的黑釉瓷窯群和產地。比較有名的窯口有:武夷山遇林亭窯、南平茶洋窯、福清東張窯、建甌小松窯、閩侯南嶼窯等。從全國範圍來看,燒制優質的黑釉盞的還有江西的吉州窯、陝西耀州窯、河北磁州窯、山西介休窯。

宋 掛釉珠兔毫盞

 

人們最關心的問題是:其他窯口生產的黑釉盞跟建窯建盞到底有什麼不同?是不是非建窯生產的黑釉盞就不好呢?不可否認的是,建陽水吉地區特有的高鐵量的胎土和鈾礦使得用其所燒的建盞明顯有別於其他窯口的建盞,而且建窯負責生產皇家特供的建盞,因此工藝水平更高,做工更精緻。

我們把建窯建盞和其他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窯口進行對比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在胎土方面,後者的胎土的含鐵量都不如建窯建盞的胎土,大多數算不上「鐵胎」;在釉層方面,後者的釉層大多比較薄,很少有像建窯建盞那樣釉層肥厚,甚至掛釉珠的;在器型方面,雖然從外形上來看大致相同,但局部都有各窯口的標誌性特徵;在釉色方面,建窯燒制兔毫、油滴等經典釉色的工藝更成熟、精品比例更大。其他窯口燒制的黑釉盞也有好的釉色,但是極其少見,而且以雜色居多。

宋 掛釉珠兔毫盞

在與福建的黑釉盞窯口進行對比的時候,我們主要從武夷山遇林亭窯、南平茶洋窯、福清東張窯所產的建盞入手。

 

福清窯,也稱東張窯。(腹部內收,豐富多彩)

從燒造規模、燒造風格和海外貿易幾個方面上看,福清窯都是建窯系窯口中,值得一說的。福清窯位於閩江下游,距離出海口極近,是福建東南沿海最大的一處黑釉瓷燒造窯廠,生產規模與建窯接近。福清窯的黑釉盞曾通過海運大量銷往日本,有研究證實該窯為日本文獻所載「幅州盞(即福州盞)」主要原產地。

福清窯是生產、出口黑釉盞的主力軍,其生產規模很大,但良莠不齊。我們看一些普通的福清窯建盞的時候,可以想像到當時生產窯工的心理。比如說施釉不多,往往不及底。這是為何?難道是因為釉水值錢嗎?顯然不是,最根本的原因其實是生產的時候一味地圖簡單,求快。

建盞的施釉方法是考驗窯工水平的,據《天工開物》里的記載,做盞人需要用手指摳持建盞素胚的足部去蘸釉,蘸少了不容易出好的釉色,蘸多了則在燒的時候容易粘在匣缽里,必須要做到分毫不差。而很多福清窯建盞的圈足高低不齊,往往摳持不住,所以窯工在蘸釉的時候需要握住素胚的底部去蘸。如果用這樣的手法蘸釉,速度會明顯變快,但是盞的腹底根本就蘸不到。從很多福清窯建盞可以看出,福清窯口在面對大量的外貿訂單時,注重的是工作效率,卻沒有精益求精。

福清窯(東張窯)

建窯所產黑釉盞的流行款式,東張窯都有仿造。雖然東張窯的仿建盞品種尚屬齊全,不過品質上還是不及建窯。

下面,我們以束口盞為例,來看看建陽建盞與東張窯建盞二者區別。

1、造型

一般來說,建盞的造型規整,器型線條婉約而流暢,修足乾淨利落,圈足內部淺挖平整,給人一種如行雲流水般的暢快感。而東張窯黑釉盞的轉角處有明顯的旋坯痕,一些產品的外盞腹下甚至還有「跳刀痕」,顯得生硬而粗糙。但是,東張窯建盞也有自己的特色,即腹部曲線內收明顯,有人稱其為「捺腰式束口」,類似「喇叭花型」。

福清窯(東張窯)

2、胎質

東張窯的胎質最明顯的特徵是胎色較淺,以灰黃、灰紅居多,也有較深的灰黑色。建陽建盞的胎土裡雖然含有一些細小的砂粒,但絲毫不會影響其質地的均勻。而東張窯的坯泥中含有的細小砂粒多數淘洗不清,用肉眼就能看見粗細不等的異色顆粒,還有氣孔和砂眼。其胎質較為粗糙疏鬆,常見殘缺,而且密度小,重量輕。如果把建陽建盞的胎比作桃酥餅,那東張窯建盞的胎就好比花生酥糖。

3、足根

東張窯的圈足部分有的足根高度不齊,有的挖足時沒有旋夠一周,明顯沒有經過細緻地修整,不符合精益求精的標準。

4、施釉狀況

建陽建盞釉層厚,釉色紺黑,施釉普遍達到釉線,聚釉現象很常見,甚至還能經常見到釉滴珠的現象。而東張窯建盞釉薄,厚釉與聚釉、流釉現象非常少見,露胎邊沿或露出褐色的現象時有發生。

東張窯建盞大多施釉較少,而且不齊,黑釉部分也常常因為黑色不夠濃厚而呈紫色,所以常呈現出似厚薄二層釉的特徵。

福清窯(東張窯)

5、釉色

雖然東張窯建盞仿製的兔毫和建窯的普品兔毫極其相似,但是其毫紋大多不如建陽建盞清晰挺拔呈色豐富多彩、變化多端。不過,東張窯建盞同樣也有精品兔毫和鷓鴣斑。

 

茶洋窯(淺腹平肩 灰背天目)

在日本傳世的黑釉瓷器中,有一類被稱為「灰被天目」的茶碗就是茶洋窯的典型作品。茶洋窯也是在建窯的影響之下開始大量燒制黑釉瓷的。

茶洋窯位於福建省南平市東南約25 公里的葫蘆山村的茶洋,故名茶洋窯,也叫南平窯。從地理位置上看,茶洋窯位於閩北進入閩江通向海路的必經之路。便利的水運條件為茶洋窯的創燒和發展提供了必要條件。

茶洋窯的燒瓷具有規模大、延續時間較長、產品種類多的特點,主要產品有黑釉、青釉和青白瓷,也有白地黑花和綠釉等品種。其中,黑釉系的茶盞主要是仿造建窯的束口盞和斂口盞,燒制年代多為南宋至元代。

茶洋窯茶盞

1、造型

茶洋窯黑釉盞的造型在仿造建盞的基礎上,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茶洋窯窯址中出土了很多淺腹的斂口盞,形體偏矮,個性十足,令人印象深刻。

茶洋窯束口盞束口部分的曲折不太明顯,斜腹,盞心稍下凹。其腹部弧度與建窯束口盞不太一樣。

2、胎質

茶洋窯黑釉盞胎體多呈灰白或灰色,胎骨細膩緊密,也有部分灰胎和灰黑胎。從總體上看,除建窯以外的其他窯口的建盞含鐵量都比較低。

3、底足

茶洋窯黑釉盞圈足矮,相對規整,大部分產品為淺圈足,接近實心足底。大多數茶洋窯的中型束口盞的盞腹外壁的底部,會被切削成齊直台面,與圈足呈直角相連,俗稱「平肩」。平肩是茶洋窯黑釉茶盞的重要特徵。

茶洋窯黑釉盞的釉層較薄,施釉相對不齊,部分產品有聚釉現象。一般來說,除建窯以外的其他窯口生產的黑釉盞釉面較薄,掛淚現象非常少見。

此外,一些茶洋窯黑釉盞的口沿處有一圈淺淡的灰白釉,日本稱這類茶碗為「白覆輪」。茶洋窯中的「白覆輪」一般圈足較規整,胎色較白。

茶洋窯黑釉盞的釉色有烏黑、黑褐、醬色等,部分有兔毫,但是茶洋窯的兔毫通常較細,大部分兔毫不均勻,近似鐵鏽斑,且底色多偏紫。

 

遇林亭窯(兔毫不夠 描金來湊)

在日本傳世的黑釉中,有一種盞被稱為「黑釉金彩天目」,多年來一直產地不明。在遇林亭窯未發掘之前,這類盞內有描金、描銀的圖文的黑釉盞一般被認為是建窯所產。

遇林亭茶盞

遇林亭窯位於武夷山市星村鎮北約5公里的遇林亭。「遇林亭」這個名字看起來有些奇怪,有關遇林亭窯的由來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北宋末年,中原百姓因戰亂而南逃。有一天,北方某大名窯的師傅逃到武夷山星村鎮的時候,遇上了大雨,就在路邊的一個風雨亭歇息。在風雨亭里,這個燒窯師傅偶遇了兩位林姓同宗,一位是建州水吉的制陶師傅,另一位是風雨亭周邊山場的所有者。三個人商量著要在這裡造窯燒盞,聊得十分投機,最後果真合夥營造窯場,而且窯場越做越大。為了紀念這次偶遇,就將避雨的風雨亭命名為「遇林亭」,窯場也就成了「遇林亭窯」,久而久之,遇林亭就成了當地的地名。

遇林亭窯址

我們先不去考究這個傳說是不是真實的。至少這個傳說確實卻能夠解釋遇林亭黑釉盞的一些特徵。遇林亭窯生產的黑釉盞以束口為主,整體器型與建窯束口盞接近。底足的修刀風格比較統一,與建窯建盞的風格相近。從這兩點可以看出,遇林亭窯受建窯建盞的影響很大,很多手法甚至如出一轍。在遇林亭窯的傳說中,遇林亭的創始人之一是來自水吉的燒窯師傅,他把建窯的工藝帶到遇林亭,這看來也是合理的。那麼在燒制的過程中,由於此地胎土的鐵含量較少等原因,而未能燒出好的兔毫,大部分燒成醬黑或者紫黑色。既然燒不出來兔毫,遇林亭的師傅就用了以前北方窯口的工藝,把兔毫畫上去,並且還畫了花鳥、武夷風光,為自己的窯場增色。以上這些,是根據傳說的信息和遇林亭窯黑釉盞的特徵做的推論,僅供參考。

遇林亭窯黑釉盞的特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造型

器型以束口為主,整體略矮,盞腹弧度也與建盞稍有不同。口徑範圍10~12厘米,高4.8~6.3厘米,足徑3.9~4.2厘米。此外還有撇口、斂口、缽形碗等器型。

胎土以淺灰和灰白色居多,少數青灰色,顆粒稍粗但很均勻。胎體含鐵量明顯比建盞低,也較建盞更加輕薄。

3、底足

多數盞底露胎部分顯得很粗獷,但修刀風格非常一致,一般在下半部分與圈足根部之間,多為斜削或近平切。圈足大多低矮,底面斜平,外高內低,斜削挖足,足心淺而平。

4、施釉狀況

釉層比建盞薄,一般會露出止釉線,這一點非常重要。

釉色以純黑色、藍黑色為主,也見少部分醬黑色、紫黑色、醬黃色,口沿因釉向下流動變薄而呈褐色,有的器物釉面會有細短兔毫紋或不規則的褐色小斑點。在黑釉上描畫金銀彩繪圖案的茶盞堪稱遇林亭窯的代表產品,也是宋代黑釉盞中除了建窯鐵系析晶釉盞之外的珍品。

 

吉州窯(玳瑁木葉 無足滿釉)

吉州窯位於江西省吉安市永和鎮,又稱永和窯,創燒於唐,宋元時得到了較大發展。吉州窯是中國現有保存完好的古代名窯遺址之一,也是中國古代黑釉釉瓷生產中心之一,在中國陶瓷史上占用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推動中國古代瓷業生產、積累製作技藝方面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就。

吉州窯

在借鑑定窯』、磁州窯、龍泉窯、建窯、景德鎮窯藝術的基礎上,吉州窯別具匠心,創造出了「木葉天目」、」剪紙貼花天目「等產品,世間罕有、獨一無二。吉州窯茶盞在宋代大量出口海外,世界各地的很多博物館裡和收藏家手中都可見吉州窯的名貴產品。

縱觀全國,從燒黑釉盞的窯口來看,最善於裝飾黑釉盞的非江西吉州窯的工匠莫屬,木葉盞就是吉州窯最典型的作品。吉州窯的木葉盞是將天然樹葉用水浸泡腐爛,留下葉莖和葉脈,在上面施上一層極薄的黃釉,貼在已施過黑釉的盞內,在高溫下一次燒成所得。宋代的木葉盞內的葉脈非常清晰,葉片自然靈動。我們會禁不住佩服古人的想像力,他們竟然用天然的樹葉來裝飾黑盞。吉州窯的窯工們還把剪紙花樣移植到黑釉茶盞上,他們將剪紙貼在已經上過含鐵量較高的底釉器上,再施上一層含鐵量低的石灰鈣型竹灰釉,然後剔除剪紙入窯焙燒,盞內就是若隱若現地現實出剪紙的圖案。

吉州窯茶盞

除了用剪紙和木葉來裝飾茶盞外,吉州窯的黑釉盞本身也可以燒出不同的釉色,其中有一種非常特別的釉色,以黑、黃等色交織混合在一起而成,像一種海龜甲殼的色調,在宋代稱玳瑁盞,在日本則被成為「玳皮天目」。這種玳瑁紋就跟有機寶石玳瑁一樣,鮮明潤澤。吉州窯也能燒出兔毫,而且還發明了一種全新的工藝,即先施上一層富鐵的褐色底釉,再施黑釉。在吉州窯的黑釉盞中,有兔毫的茶盞都施上了褐色底釉。

下面,我們來詳細介紹一下吉州窯黑釉盞的特徵:

1、造型

吉州窯的黑釉盞基本形制是大口小足,口唇較薄,略微向外卷。口沿下端內收,頸部有一道凹棱。壁斜,下內收,形似漏斗或斗笠,呈栗殼色。盞口有敞口和斂口之分,形體有大、小之別,小者一般口徑為10—12厘米,大者口徑為14—16厘米。茶盞造型挺拔,內斂秀麗,上大下小,重心不穩,實用性明顯不足,是專門為鬥茶而設計的。

宋代吉州窯剪紙貼花團花紋茶盞

2、胎質

胎質中含有大量的砂粒,因此胎質粗松而吸水力強,看起來像陶,敲擊時卻有金屬聲,這成為其區別其他窯口的顯著特徵。

胎泥含砂量高,所以修胎時常發生阻刀、跳刀的現象,器底及圈足內有明顯的跳刀痕。而胎體表面留下的波浪經施釉後,其痕跡雖有所減弱,不太容易發現,但仍能在胎表觸摸到豎條形的起伏。如果側視的角度恰當,用肉眼就可以看見呈豎條狀的釉層掛附不勻等肌理現象。

3、底足

唐末五代,碗、盤、壺的底足大多為玉壁足餅底、矮圈足,到了北宋前期則變成了高圈足、大圈足,中後期雙演變為矮圈足。到南宋早期,底足已經發展成了假圈足,中期圈足直徑逐漸縮小,並在圈足外斜削一刀,外觀與圈足相似。

4、施釉狀況

除木葉紋和剪紙貼花等工藝精緻的瓷器外,大多數釉層比較薄,器外壁施釉均不及底,流釉現象並不多見,瓷器釉層較薄,器內壁則不施釉。

北宋早期,一般只施半截釉,以防止粘釉;南宋時期,用窯錢(墊圈)來保持疊燒器物之間的間隙,從而解決了粘釉問題,器物外壁只露少許胎,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釉不及底;南宋中後期,窯錢變薄,器物內外辟滿釉,僅圈足內露胎。

宋代吉州窯剪紙貼花團花紋茶盞

由於釉料稀、施釉薄,黑釉瓷口沿多呈現淡淡的黃線圈。冷卻後,幾乎所有黑釉窯變瓷的釉面在放大鏡下均可看到不規則的冰裂紋和許多缺釉毛孔,顯得粗糙而乾澀。但只要放進水裡,水分立刻就會填滿釉層表面的毛孔,釉面因而變得渾然一體、瑩潤清透。

5、釉色

吉州窯黑釉盞有烏金、兔毫、玳瑁紋、鐵鏽斑等釉色,還有特殊的木葉或者剪紙的裝飾,如玳瑁盞、木葉貼花、剪紙貼花、兔毫盞,都是黑釉盞中的精品,鷓鴣斑更是精品中的極品。

 

雖然這些窯口大多效仿建窯建盞,但它們的茶盞也各有不同各有特點,為歷史瓷器文明史添了不少色彩。

分類: 精選建盞天目汝窯微信,標籤: , , , , , , 。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