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為什麼建盞燒製需要高溫厚釉
(十問建盞:第四問)
文 / 建盞君
建盞作為極具特色的工藝美術品,其收藏價值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美觀程度,第二是燒製難度(這兩點是老盞、新盞通用的)。二者的聯繫非常密切。越美的盞越難燒,越難燒的就越稀有,成本就會越高,售價自然也就上去了。
在《十問建盞:第三問》中我們提到,鐵胎是建盞的關鍵特徵,從根本上影響建盞的性能、美感,也為建盞的燒製帶來特有的困難。除胎土之外,釉料和火候也同樣讓建盞的燒製“痛並快樂著”。
其他窯口的瓷器,不僅胎土不需要是鐵胎,釉料和火候也不至於使師傅難以適從。有的窯口產品雖然顏色特別,但是穩定性很強,只要實驗出正確的釉料配方,成品率就容易控制,能夠大批量生產,降低成本;有的雖然也需要高溫與還原氣氛,但溫度的波動區間可以不用很嚴格去控制,稍有增減對成品性狀影響不大。建盞則不然。
壹、以釉料論
首先建盞的釉料配方不能以固定成分一勞永逸。因為窯爐的新舊程度、天氣、窯爐位置、坯土成分微妙的改變等因素都會令同一個配方燒製的成品斑紋不同。
效果好的配方,很可能受以上因素制約的狀況會更明顯,效果一般的配方,落差反而沒那麼大。
即使是一次只燒幾件的建盞師傅,也需要根據多方因素調整配方,否則環境變了,配方還不變,作品的水準會無法保證。
其次燒製建盞必須要上厚釉。配方沒問題的情況下,施釉過薄,會導致釉薄處呈醬紫色,影響美感。
更關鍵的是,釉太薄,氧化鐵(或氧化亞鐵,或二者兼有,合稱鐵的氧化物)晶體生長的餘地很小,會導致兔毫、油滴形成的狀況不佳,又小又短不說,更不可能達到”條達”的標準。
施厚釉對有經驗的師傅來說並不難,然而,釉厚會帶來幾個提高燒製難度的問題。
第一
建盞採用仰燒,而且需要1300度以上高溫。這就導致釉料在高溫下向下流動,導致建盞位置越往下,釉就越厚。
釉太薄會使結晶不流暢,釉太厚也會使結晶無法顯現。因此建盞的窯變斑分布規律也是盞沿密集,到下部越來越稀疏,盞心釉極厚處基本沒有斑紋或斑紋很細小;而且不同位置的斑紋形態、色彩也會有變化。
斑紋分布與形狀色彩的不確定性,對建盞的獨特性、美觀性有很大加成。但這不確定性也會導致成品很難如想象中滿意。
與人工描繪的彩色斑紋不同,自然結晶的斑紋無法控制。斑紋清晰流暢、分布有致、色澤美觀的盞(比如宋徽宗所言,玉毫條達的兔毫盞),一爐能燒出多少,不好保證。常常會有上部斑紋早已被過度氧化變暗,下部尚未析出斑紋,或者斑紋整體過密、缺少層次等問題。
第二
釉厚會容易導致粘底。本身流釉造成的聚釉、掛釉,是建盞的特點之一,若掛釉的位置恰好,形狀又垂墜欲滴,是極具玄妙之美的。
但若施釉過厚(有止釉線的輔助,一般會形成一定露胎,不會施釉太滿),或者溫度太高、燒製時間太久,釉水會流到盞底,將建盞和墊片或匣缽粘住。一旦粘底,即使勉強鋸開,中斷的釉滴也會大大影響成品的美感。不需要厚釉、露胎的產品,即使粘底,也可以磨平。建盞的話粘底就基本是報廢了。
以上就是建盞釉料的特色與相應的難題。此外,我們反複強調的一點是,建盞的燒製需要高溫。
貳、以溫度和氣氛論
有的朋友會覺得,所有瓷器的燒製不都需要高溫嗎,陶器才是低溫。其實建盞需要的高溫是相對而言,也更為特殊。
其一
有些窯口1200度就足夠,而建盞燒製需要1300度以上。
其二
建盞的高溫不是一味加溫就可以,要形成精美的結晶,溫度區間是很窄的,太高或太低都不能燒出好盞。溫度過高或冷卻過快,會導致結晶無法析出,形成純黑釉(也更加容易產生粘底、變形等問題)。
其三
燒製兔毫、油滴、曜變等具有結晶的建盞,需要還原氣氛(由於供氧不足,令燃燒不充分,在燃燒產物中含有一氧化碳等還原性氣體,不含或者極少含氧分子的火焰,稱為還原氣氛)。
若氣氛不當(比如密封沒做好,氧氣進入過多,或同一窯爐不同位置導致氣氛偏差),即使溫度不變,也無法順利燒成美麗的結晶,很大幾率會形成其他雜色釉。
銀色斑紋比褐色系斑紋(包括黃褐色、黑褐色、灰褐色等)更加罕見也是因為氣氛的問題。還原氣氛很難控制,燒製褐色系斑紋,可以先還原後氧化,燒製銀色斑紋則需嚴格控制為還原焰。
而且銀色斑紋的色彩、形態不穩定,生成之後極易消散,邊界也不容易如褐色系斑紋清晰,含藍光的銀色斑紋更是難以捕捉,這也是帶藍光的盞更珍貴的原因(細心的朋友會發現,燒成條件最為苛刻的曜變盞,輝彩都偏藍,部分學者以此為方向,推斷曜變盞可能的形成機理)。
從以上分析可證,建盞燒成過程中,火焰氣氛和溫度的變化對釉層的含鐵結晶,起著微妙、複雜、不可思議的作用,也極大增加了成品的不可控性。這個問題從古至今都無法妥善解決。
結合第三問的內容,可以看出燒制出器型胎色正、釉質肥厚、掛釉佳、結晶清晰流暢、色澤美觀的建盞是多麼不易。這些元素同時體現了建盞的審美價值、燒製難度和稀有程度,自然也是建盞定價的重要標準。挑選心儀的建盞時,可從這些方面入手。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