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模具的發展

一、紫砂模具的發展過程

1.明末紫砂早期、清代中期及近現代紫砂工藝中使用模具的歷史與情況
宜興紫砂工藝的誕生與發展是從明代宜興的粗陶、宜均等當地制陶工藝中演變出來的,明末紫砂茶壺出現之前已經有宜均與陶的茶葉罐的生產,在屠隆撰《茶箋》中{萬曆十八年(1590)前後}提到“茶宜箬葉而畏香藥……,每四片編為一塊聽用。又買宜興新堅大罌,可容茶十斤以上者……。

用時以新燥宜興小瓶取出,約可受四五兩,隨即包整。”而茶葉罐的生產工藝已經類似茶壺身桶的生產工藝,而在宜興當地陶瓷生產中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已經非常熟練地使用了模具,主要是陶的內模,俗稱“盔頭”。根據周高起【陽羨名壺系】記載,“金沙寺僧……習與陶缸甕者處,摶其細土,加以澄煉,捏築為胎,規而圓之,刳使中空,踵傅口、柄、蓋、的,附陶穴燒成,人遂傳用。……供春於給役之暇,竊仿老僧心匠,亦淘細土摶胚,茶匙穴中,指掠內外,指螺文隱起可按。胎必累按,故腹半尚現節奏,……”。而從“腹半尚現節奏”可以看出早期茶壺的身桶的下底部是按照當地陶罐、陶甕的成型方法製作的,俗稱“上滿片後蹬底”的做法,也就是用“盔頭”做內模的製作手法。
另外周容【宜興瓷壺記】記載;“供春更斫木為模,時悟其法又棄模”,由此可見早期紫砂工藝中是使用木制的內模的,我們在出土的明代吳經提梁壺上可以得到印證,只是到了時大彬才放棄木模,完善全手工拍打成型工藝,也就是傳承至今的宜興傳統全手工成型技法。另外,在早期大部分茶壺中,茶壺身桶或身桶的上半部是直接用內模虛身桶製作的,(見北京工商大學出土的、明代太監幕裡的紫砂茶壺),由於需要考慮身桶泥坯從模具中拿出來,茶壺身桶內模的造型必須是一面大一面小,這樣才可以將身桶從模具上拿出來,使得茶壺的身桶不可能有S弧線形的,內模的使用限制了身桶的造型。
這一個工藝特徵是鑒定早期茶壺的條件之一,這恐怕也是時大彬當年為了豐富紫砂茶壺的造型,進一步完善拍打成型工藝的原因,從此也可以看出時大彬完善的宜興紫砂全手工成型技法還是掌握在少數藝人手裡。
到了清乾隆時期,可能又流行用木模(主要是內模)或印模方式去制壺,尤其是方壺,根據【耕研田筆記】記載,“乾隆時制壺多用模銜造,分段合之,其法簡易。大彬手捏遺法已少傳人,彭年善制砂壺,始複捏造之法”,楊彭年又回歸傳統工藝,重新宣導傳統全手工拍打成型工藝。
在紫砂工藝發展過程中,為了節省時間、提高生產效率,陶工一直在使用陶模,但是大多數是用作小玩偶雜件、以及製作茶壺的嘴、巴等附件的模具,到了近現代,紫砂工藝中才開始使用石膏等新材料的模具,陶模才慢慢不再使用。
在以前的紫砂書籍中,一直沒有確定石膏模具在紫砂工藝中最早應用的時間,只能確定的是1958年紫砂廠引進了石膏模具的生產工藝,大大地提高了紫砂生產效率的同時也改變了紫砂傳統生產工藝。這一兩年我們才確定民國時期紫砂仿古時已經使用石膏模具了。(見拙文【民國紫砂往事】,發表於【宜興紫砂】三十期)
成立宜興紫砂工藝廠後, 隨著其它加工工藝的發展,出現了鐵、橡膠、環氧樹脂等等材質的模具,使得原來很多複雜的紫砂造型的生產變得容易簡單,也使得紫砂造型更加豐富、千變萬化。

 

二. 紫砂模具的形式

1.從模具的使用方式來分,主要分內模與外模。
傳統的紫砂身桶內模有木模、陶模,從上面知道由於紫砂內模的使用限制了茶壺身桶的造型,另外現在因有石膏外模,所以現在器物的身桶內模就不大使用了。
內模中有一種作為輔助工具使用的,紫砂業內叫虛坨,是紫砂傳統工藝中一個重要的輔助工具,譬如壺蓋的蓋頂的弧線、一捺底的底部弧線以及方壺的身桶牆面等等。那麼反過來的模子我們就叫囊子,屬於外模。在這裡順便說一個笑話,在宜興官方組織的紫砂技術職稱全手工考評中,監考老師居然沒收了考生帶來的囊子與虛坨,說它們不是手工制壺工具。由此可見人們對於模具的概念的模糊瞭解。虛坨與囊子的材質有陶、瓷、石膏等等。
傳統的外模材料只有紫砂陶泥與木頭,紫砂陶泥做的外模一般只能生產類似小的人物、小的鳥、獸、茶壺的嘴、巴與附件等等。用陶土做外模,一般來說是對半開模或單面開模。
製作陶外模時,先做好實心的坯樣,涼幹後對半劃好哈夫線,將其中的一半壓入準備好的爛泥塊,拿出來後再把另一半壓入爛泥塊,也就是對半開模;直接將坯樣壓人爛泥塊就是單面開模。泥模由於結構強度不夠,所以一般燒製成陶模,陶外模為實心,不易烘乾透徹,燒制時比較容易炸裂;陶模製作時,由於是壓制的方式,坯模的外形的大小、深淺尺寸也受到了限制;另外用陶外模擋坯時,由於陶外模不吸水而很難脫坯,為了脫坯,坯件要麼是實心或者是坯壁比較厚。但坯體太厚或太大的話在以前的燒成條件下又容易炸裂。這樣一來受制于陶模的製作與燒成及坯件的影響,陶外模的尺寸一般比較小,所以歷史上是沒有大的外模,也就是大一點的器物(包括茶壺)身桶是不能用外模來製作的。從現在我們能收藏到的陶模看,在民國與紫砂廠生產期間,陶外模主要大量的用於商品茶壺的嘴、巴、壺鈕等等茶壺附件的生產,後來在紫砂廠由於石膏模具的開模水準的提高與普及,陶外模慢慢地就淘汰了。
木頭外模主要是平面的樣板,用於方壺或直身桶的圓壺(如一捆竹的身桶)的製作。
根據我們目前掌握的資料,石膏引進國內大概在民國初,所以在紫砂工藝發展史上民國以前是沒有石膏模具的。1958年宜興紫砂工藝廠從無錫惠山泥人廠引入石膏模具,由於石膏模具具有其它模具所沒有的優勢,如材質分量輕;加水後發硬、且有一定的強度,不要再燒制;開模容易、最細緻、複雜的形狀都可以通過套模來翻制;用紫砂泥擋坯後由於石膏模具有一定的吸水性、脫坯就非常容易等等,石膏外模就取代其它模具成為現在模具的主流。據說當年上海灘仿古時有“外國銅匠”參與,說明當時紫砂藝人還沒有掌握石膏翻模這門工藝,同時受制于當年的翻模工藝水準,相對于現代作品當年的仿古作品的尺寸都不算大。而現在石膏翻模的工藝水準突飛猛進,不管什麼尺寸、什麼形狀都可以用石膏模具來翻模生產、製作。

2.從模具的材質來分,有木模、陶模、鐵模、石膏模、環氧樹脂等等。
木模、陶模的使用年代久遠,尤其木模,從紫砂工藝發展的初期就已經使用,木模可以幫助陶工節省打身桶的時間與降低對陶工的工藝手段的水準的要求。在清末與民國時期由於市場的需求,紫砂茶壺的生產量非常大,在生產過程中,陶工在紫砂壺的附件如壺嘴、壺把、壺鈕等的製作上,大量地使用了陶模,這樣可以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同時也可以規範了紫砂茶壺造型的標準,方便市場銷售。民國期間上海灘仿古只是小範圍裡使用了石膏模具,石膏模具的真正推廣使用是在1958年,它的出現完全改變了紫砂傳統生產工藝,降低了生產工藝對陶工的要求,也就是對人的手藝技能要求低了,生產出來的產品也能符合近現代工業生產的標準與市場要求;後來宜興紫砂工藝廠的技術人員為了更好地提高模具的使用壽命,開發了鐵、環氧樹脂等等材質的模具。

3.從模具的生產使用方式來分,有手工虛片、手工擋坯、機械壓制,注漿成型等等。

 

三、模具在陶瓷工藝中的作用與意義
模具的使用可以改進生產工藝,節省生產時間,提高生產效率。模具的使用可以降低了紫砂工藝的難度,尤其是石膏模具的使用從本質上改變了紫砂工藝對藝人的要求,降低工藝難度的同時提高了紫砂器物的精緻度,使得紫砂可以進行工業化的商品生產,根據我們自己的經驗,如果用傳統的學徒方法培養一個熟練的工人,至少要三年以上的時間,而培養一個用石膏模具制壺的人,最快的三個月就可以了。
石膏模具的推廣與普及提高了紫砂的工藝水準,出現了許多用傳統工藝無法完成的紫砂造型,紫砂產品豐富多彩,並且產品的規範化得到提高,紫砂茶壺等產品容易市場化、商品化,滿足普通民眾的需求。

當然我們客觀地講石膏模具的使用無意中降低了紫砂的藝術水準,並且從文化角度看,作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宜興紫砂傳統全手工成型技法的傳承也受到了影響。
在紫砂工藝發展史上,在模具使用上,業內一直有兩個未解之謎,一個是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批乾隆時期宮廷御用的茶壺,其身筒上的印模與泥繪當年連顧景洲老師都沒有想到用什麼方法去完成。另一個就是石膏模具到底什麼時候開始應用的。原來一直以為1958年才開始使用,民國時期上海灘仿古到底有沒有用石膏模具就成迷了。一方面可能是當年參與者告訴了學生與徒弟,但是沒有引起大家的重視,直到最近,在王石耕老師的回憶文章中才提到,當年他父親王寅春教他炒制石膏的方法;另一方面可能是他們不願意承認當年參與仿古作假,沒有讓大家知道更多的內容。直到最近我們才確定民國上海灘仿古已經開始使用石膏模具,從當年的紫砂作品看,許多造型來源於青銅器的造型,且當時的石膏模具的開模可能借鑒了青銅器的開模,這樣看來確實只有當年上海灘擁有大量古代青銅器的古董商、收藏家一起有能力、有機會、有條件去完成這些作品。

分類: 精選紫砂壺微信,標籤: , , 。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