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為什麼是鬥茶最適用的茶器

janjan001

作者:把盞堂

原發表時間:2014年4月4日

【回顧專題·建盞鑒賞】

(在『風流宋茶』的回顧中,大家對宋代點茶法應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了,由此我們再來回顧《建盞為什麼鬥茶最適用的茶器》一文,想必會對建盞有更多的認識。)

建盞在宋代成為皇家貴族不惜重金追求的寶物,也是文人爭相題詠的珍品。北宋皇帝徽宗在《大觀茶論》、書法家蔡襄在《茶錄》裡面均明確指出,建盞是最適合點茶和鬥茶的茶器。

閱讀全文

分類: 精選建盞天目汝窯微信 | 標籤: , , , , , , | 發佈留言

如何把普洱熟茶泡的更好喝

howpou001

熟茶是一種相對難於沖泡的茶。一不留神就會滋味弱,湯感薄,還可能有不悅的氣味。更有甚者,明明倉儲良好的茶,泡出了讓人咽喉乾、燥、緊的茶湯。實在令人困惑。

為了把熟茶泡得好喝,筆者針對器皿、水、沖泡手法等一系列問題做了些試驗。略有心得。大體思路是:首先,分析茶性,辨析其特徵;其次,根據其特徵確定沖泡的目標,力求順勢而動,揚長避短;第三,考慮通過什麼手段具體達到揚長避短的目的;最後,通過實踐進一步分析,驗證和調整。

閱讀全文

分類: 精選普洱茶微信 | 標籤: , , , | 發佈留言

怎麼玩壺?句句肺腑!

此文非謹言所寫,但說到謹言心裡去了。愛茶之人和愛壺之人都看看吧,找找自己的定位,調整下自己的心態。

  誰玩壺

沒壺之前也得喝茶,有壺之後茶喝得更精緻,茶是主,壺是從,有壺沒壺茶都得喝。只不過,壺突然就發達了,揚名立萬,頗有另立山頭分家另過的意思。但這是不可能的,失去了“茶”的限定,壺成了莫明其妙的一種東西、擺設,脫離了茶,壺無所適從。茶壺的功能是用來泡茶的當勿用置疑。但具體到了個人,玩壺的方式又不同了。

playpot001

閱讀全文

分類: 精選紫砂壺微信 | 標籤: , , | 發佈留言

茶“道”上的【黑話】

black001

✏茶性

指口腔的刺激感。包括香和苦澀度,常用“強、弱”來形容。

✏茶質

指口感上的豐富程度。常用“厚、薄、重、淡”來表達。

✏香氣

鮮葉在製作工藝中產生,分為揚、平、沉等。

閱讀全文

分類: 精選茶藝微信 | 標籤: , , , , , , , , , | 發佈留言

幾十元的壺、幾百元的壺和幾千元的壺

謹言說說個人的看法啊,有不當之處歡迎眾壺友批評,今天我又上淘寶偷照片來配圖講課了,大家看看別聲張,噓~~~

壺都是人做的,做一把好壺需要花很多的時間,舉個例子,如果現在有兩把壺放在您的面前,一把是一個人花了一整天的功夫做的,另一把只花了他半個小時,按每天工作時間八小時計,後面那把他每天可以做十幾把,可以想象每天十幾把的壺一定很粗糙,實際上幾十元一把的壺其產量每天可以達到十幾把,不然他就會入不敷出,無法生活。

ten001
幾十元的壺

閱讀全文

分類: 精選紫砂壺微信 | 標籤: , | 發佈留言

何作如:喝老茶必須要有錢,有閒,有學識,有探索精神,最後,還得有哲思

2015-02-06文/王愷 老茶文摘

有個故事,一次台灣鄧石海先生給人講茶,看到何作如來了,就開玩笑說:“我是普洱茶的‘耶穌’,但是現在‘上帝’來了。”他的意思是,他是佈道者,真正拿得出茶來喝的人,才是“上帝。”

在普洱茶界,雖然何先生接觸普洱茶的時間只有十幾年,他的名聲好,威望也高,老先生之所以威望高,不僅出手大方,更在於他一直在研究普洱老茶,包括用自己的農曆去恢復老普洱茶的做法,在這個領域,他更是默默的前行者。

lautea001

閱讀全文

分類: 精選普洱茶微信, 精選茶藝微信 | 標籤: , , , |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