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紫砂界流傳一句話:寧做三把壺,不配一個蓋。因為天然紫砂礦料的主要成分是石英、雲母、方解石、橄欖石、赤鐵礦和長石,它的包裹物是膠泥。這些物質雖天然生成卻組合無序,經摔打製成泥、做坯成型後,再以1180度左右的高溫燒製成壺。
此過程中,壺的色相會隨着對紫砂泥料的每次調配有所不同,也會隨着不同的窯溫和燒法有所變化,再加上泥坯燒成後的收縮率也有所不同,所以紫砂壺才得以“萬紫千紅、方非一式、圓非一相”。而配蓋又要根據原作品的品相、色相、賦意等加以調節,既要配出原作的泥、款、功,又要體現作品的形、神、氣,絕不是捏幾把砂土那麼簡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