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做三把壺,不配一個蓋

在紫砂界流傳一句話:寧做三把壺,不配一個蓋。因為天然紫砂礦料的主要成分是石英、雲母、方解石、橄欖石、赤鐵礦和長石,它的包裹物是膠泥。這些物質雖天然生成卻組合無序,經摔打製成泥、做坯成型後,再以1180度左右的高溫燒製成壺。

此過程中,壺的色相會隨着對紫砂泥料的每次調配有所不同,也會隨着不同的窯溫和燒法有所變化,再加上泥坯燒成後的收縮率也有所不同,所以紫砂壺才得以“萬紫千紅、方非一式、圓非一相”。而配蓋又要根據原作品的品相、色相、賦意等加以調節,既要配出原作的泥、款、功,又要體現作品的形、神、氣,絕不是捏幾把砂土那麼簡單的事。

閱讀全文

分類: 精選紫砂壺微信 | 標籤: , , , | 發佈留言

如何品飲一杯茶,觀形 察色 賞姿 聞香 嘗味

01063

品飲要義

品茶,是一門綜合藝術。 茶葉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完全要看個人喜歡哪種口味而定。也就是說,各種茶葉都有它的高級品和劣等貨。茶中有高級的烏龍茶,也有劣等的烏龍茶;有上等的綠茶,也有下等的綠茶。所謂的好茶、壞茶是就比較品質的等級和主觀的喜惡來說。

目前的品茶用茶,主要集中在兩類:一是烏龍茶中的高級茶及其名叢,如鐵觀音、黃金桂、凍頂烏龍及武夷名叢、鳳凰單叢等;

二是以綠茶中的細嫩名茶為主,以及白茶、紅茶、黃茶中的部分高檔名茶。這些高檔名茶,或色、香、味、形兼而有之,它們都在一個因子,兩個因子,或某一個方面上有獨特表現。

不好的茶並不是已經壞了的茶,而是就品質優劣來說。一般說來,判斷茶葉的好壞可以從察看茶葉、嗅聞茶香、品嘗茶味和分辨茶渣入手。

閱讀全文

分類: 精選茶藝微信 | 標籤: , , , | 發佈留言

如何泡好一杯茶的四要素

ny4635wj

茶葉中的化學成分是組成茶葉色、香、味的物質基礎,其中多數能在沖泡過程中溶解於水,從而形成了茶湯的色澤、香氣和滋味。泡茶時,應根據不同茶類的特點,調整水的溫度,浸潤時間和茶葉的用量,從而使茶的香味、色澤、滋味得以充分的發揮。綜合起來,泡好一壺茶主要有四大要素:第一是茶水比例,第二是泡茶水溫,第三是浸泡時間,第四是沖泡次數。

閱讀全文

分類: 精選茶藝微信 | 標籤: , , , , , | 發佈留言

普洱茶收藏常見的五個問題

一,普洱茶原料亂象:

以前,普洱茶的製程很傳統,茶廠沒有交貨壓力,可以慢慢做貨,那些都是曬青的茶品,至少肯定日後陳化沒問題。後來,當普洱茶火起來了,越來越貴,供不應求,有些所謂的”普洱茶”,只是拿一些茶菁,壓成圓餅,就以為是普洱茶,其實,可能茶底只是烏龍茶,綠茶,甚至壽眉茶,更有茉莉花茶。

閱讀全文

分類: 精選普洱茶微信 | 標籤: , , | 發佈留言

如何選購一年左右新製優質生餅

2014-12-15 石昆牧 大益論壇

品茶,屬於相當個別性的休息,尤其普洱茶除了品茗以外,尚有其他周邊附屬價值與樂趣,口感享受只是其中之一:這也是在台灣茶之外,普洱茶能一枝獨秀區別於其他茶種的主因。優質普洱茶的界定,除了個人香氣口感的好惡,以及個人經常能力允許外,還有購買當時的需求目的。筆者在此針對新制一年左右的生茶餅做說明,從茶區、品種、茶青辨認、餅模與緊壓度、茶湯、香氣口感、葉底等深入探討,提供消費者在選購時作為參考依據。

茶品以口感與陳化特性區分,消費者購買時略可分為三個方向:一為嘗鮮,不儲存:二為可立及嘗鮮,且在五至七年內能有快速變化者:三為適合長期儲存的茶品。此三者之間並沒有明顯界線,或因消費者個人口感評鑒差異過大,筆者在本文所陳述,僅能當建議,而非唯一規格標準。

閱讀全文

分類: 精選普洱茶微信 | 標籤: , , , , , , | 發佈留言

日本金繕修復的過程詳解

金繕是金漆瓷器修補技藝,本質上是漆藝的範疇,常用作於瓷器和紫砂器的修復,除此以外也可用於竹器、象牙、小件木器,玉器等。

將破碎的器皿,粘好後在接縫處用金粉進行繪畫,這是一種因地制宜的自然修復技巧,不但可以修復器物,也可能誕生一件獨特的全新作品,讓那些美麗的器物復活。

金繕修復所需材料:

生漆、黑漆、蛋白或糯米粉、金箔;

金繕修復工具:

括刀、砂紙、圭筆、吹風機、電窯爐、美工刀;

閱讀全文

分類: 精選茶藝微信 | 標籤: , , , , | 發佈留言